查看原文
其他

潘桦专访 | 从我的“飞天”到我的“奥斯卡”

传传 中国传媒大学 2023-09-06

她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同班同学

她是当年“飞天奖”最年轻的获奖女导演

她是旁人眼中教出众多优秀学子的

“牛”老师

她就是学生们心中最爱最尊敬

甚至“爱恨交加”

潘!桦!老!师!



还记得2018年新年后,传传为你们介绍的执导迪士尼首部华语爱情电影的中传师姐——2009届电影学的王郢吗?

👇

在电影道路上砥砺前行的中传师姐,到底有多努力?

在采访王郢的过程中,我们有幸认识了她的研究生导师潘桦教授。采访潘桦老师时,传传挖掘出了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会很感兴趣,在此与你们一同分享。

潘桦


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导演系教授,电影学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称之“校园里的第五代”。编剧并独立导演的电视剧《金色轮船》和《白桦林作证》分别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主讲的《影视导演艺术》课程成为校园品牌。教学指导和潘桦工作室策划指导拍摄的学生作品,荣获诸多国内外重要奖项。潘桦工作室网站(http://120.24.210.198/film/)拥有来自学生的一万多篇读书和学习电影的文章,与潘桦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共同成为学生学习电影的精神家团。她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1997—1998年受邀任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电影系客座教授,主讲《中国当代电影》。因长期致力于考察和研究国内外优秀大学的电影教育,集30余年影视教学和创作的精华,以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一流影视大学的教育理念,系统推出中国传媒大学“潘桦导演工作室”系列丛书9本——《影视导演艺术教程》《创意为王——解析世界著名电影人的成功创意案例》《世界著名电影导演创作分析》《当代经典美国电视剧叙事案例分析》《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读解》;微电影指南手册——《电影新形态:从微电影到网络大电影》《微电影编剧手册》《微电影导演手册》《21个最实用的微电影叙事手法》。全套丛书图文并茂,新颖独到,成为中国传媒大学“潘桦导演工作室”之品牌著作。

桃李芬芳,香满天下

首先特别引起我们关注的就是潘桦老师指导的学生在剧情片方面的成就打造了中传剧情片的优秀招牌她辛勤浇灌的桃李一步步把他们的芬芳从中国传播到了世界,我们先来简单看看这些足迹~


@足迹一

作为中国在校大学生电影作品最高荣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三年的“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导演”奖都来自潘桦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不可谓不令人叹服,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力! 

他们是2007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来自曹静的《愤怒的水壶》;2008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来自霍猛的《宏光的假期》;2009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来自王郢的《阿美的绿豆》。

这是潘桦老师的学生们最早在中国大学生电影节形成的强大影响力。


@足迹二

2009年韩国釜山,第一届中韩(亚洲)大学生电影节隆重举行,评委是由韩国著名电影导演郭景泽率领的评审团,亚洲不同国家的众多学生聚集在釜山翘首期待颁奖结果。最终,最佳剧情片的金奖、银奖和特别奖三项大奖的获得者全部由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潘桦老师指导的三部学生作品——黎志的《秀金》、向璐舜的《脸》和王郢《阿美的绿豆》包揽,引爆韩国!三位学生分别登上领奖台,不约而同的由衷感谢恩师潘桦。

2008年嘎纳国际电影节邀请曹静携作品《愤怒的水壶》参加“国际青年导演论坛”单元;2010年嘎纳国际电影节邀请向璐舜携作品《脸》参加“短片展映”单元。

就此潘桦老师指导中传学生拍摄制作的剧情片大规模走向国际


@足迹三

 201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协同多家世界著名影视机构,主办以“社会民生,迁徙,宗教”为主题的第三届全世界青年影像节,并挑战性的要求用5分钟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旨在鼓励全世界的年青人用独特的影像视角表现社会民生和多元化等全球化问题,用影像抒发和表现全世界青年电影人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潘桦老师指导的以社会民生为题材的学生作品《盼》以信仰为题材《位置》双双入围,最终来自全世界的十部学生短片从上万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中国只有来自中传的《盼》荣获联合国电视台“最佳短片”奖。


《盼》(导演易存宇、刘文凤)用简短的5分钟讲述了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将“留守儿童”这个仅以浅显的概念停留在外国人脑海中的词汇以真实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并传递出一种弥足珍贵的情感和年青一代独有的思考,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赞赏。


2011年11月1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第三届世界青年影像节组委会在美国纽约著名的佩雷媒体中心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包括《盼》在内来自全世界的十部获奖作品在颁奖典礼上逐一放映,获得全场嘉宾起立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致敬!

联合国电视台将这来自不同国家的十部获奖学生短片,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字幕在全世界不同国家播映。

这是潘桦老师指导的中传学生作品再一次进入国际视野,让世界认识中传,为中国传媒大学带来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由此潘桦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一发不可收拾地出现在国内外诸多电影节上,并且不断有重要斩获!就在我们采访潘桦老师的时候,潘老师得到新消息并转告我们:她指导学生徐子杰导演的短片《永恒的照相馆》荣获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映优秀作品奖。

看到这些足以让我们对潘桦老师充满好奇,在采访之前就听说了各种对潘老师的描述和称谓:“潘神”、“潘仙儿”、“牛人潘老师”、“毒舌潘老师”等等。哈哈,那就让我们走近潘桦老师并真正去认识她。

扎根的起点与冥冥之中的转折


说到潘桦,不得不说说她的“出身”——她与著名的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和张艺谋等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同窗。1978年的北京电影学院是经历文革浩劫后唯一开设电影专业的院校,第一次面向全国招生,当时年青的潘桦过五关斩六将从几万竞争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了这个28名学生组成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导演系。这里,也正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诞生的摇篮。


同班的同学年龄差距近十岁,80%来自工厂、农村和部队,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甚至很多都经历过文革导致的家庭变故和创伤。“这是你看多少电影和读多少书都体悟不来的人生,同学中一些特殊而残酷的人生经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经历的,同学之间有讲不完的各种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回忆起曾经的同窗,潘老师感慨万千“有机会接触并见识到这么多丰富有趣的人和故事,就像打开了一扇闸门。海纳百川地汲取知识、如饥似渴地学习电影的同时,我又一直被同学间精彩的人生故事深深感染着。这为我之后的创作和教学奠定了非常深厚的、无可替代的基础。我相信对于我的老同学们来说也是如此。

▲潘老师与张艺谋导演

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电影,面临着新的起步和开始,这些新时期的第一批电影学子,都是在生命里把电影当做一种信仰和责任,用潘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太爱电影了!


潘老师回忆:“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老师督促,但是大家都在玩命的读书学习。一部电影只能观摩一次,不像现在有电子设备可以拉片反复观看。每一次的电影观摩课我们都倍加珍惜。可能现在很多同学不相信,当时我们仅仅看一遍电影,在黑暗中急速地写写画画,然后几个同学把记录的内容合并起来就能把整部电影的情节和分镜头拼凑得差不多。那段苦学的经历深深地扎在了我们心中,并一直影响着我们后来的人生。


1982年大学毕业时潘桦老师与同学潘渊亮合作导演的电影短片《我们的田野》,被选中参加美国大学生电影奥斯卡奖比赛。由于交通闭塞而错过了比赛时间,作为会外展映呈现在了美国观众面前,得到很高的评价。这是文革后中国电影专业的大学生作品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亮相放映。

▲《我们的田野》剧照

如今回忆起“风华绝代”的大学四年时光,潘老师仍然很激动,“那真的是一段我永生难忘的学习经历,大家都是‘高人’,编出来的故事、拍出来的片子都很棒,那种隐隐的竞争弥漫在整个集体中,谁也不服输,不努力会有犯罪感!这个环境在促使你必须要做最好的自己!电影自此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像是种下了一颗生命的火种。今天,这种坚不可摧的电影信念又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学生们。”


潘老师大学毕业时,全国电影人才匮乏。作为电影学院培养的第一批专业人才,各大电影制片厂纷纷抛来“橄榄枝”。而这时的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成立电视系,第一次有了导演专业,急需电影人才。


潘老师说:“那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一个导演梦。当时没有做老师的打算。”然而命运的安排总是如此神奇,教师世家出身的潘老师被当时广院来电影学院寻找专业人才的领导看中,多次动员反复劝说她来广院填补电影教学的空缺。 “当时拍电影的前景一片光明。但我冥冥之中却动心了,最后还是选择来到了学校。”她玩笑似地说“也许真的是因为教育世家赋予我的流淌在血液里的教师情怀,就这样我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岁月,都献给了中传和我的学生们!


就此潘桦老师与她的同班同学们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她的那些同窗们叱咤风云成为了中国电影的第五代,她却在中传不断辛勤耕耘近36年直到今天,被学生们称为“校园里的第五代”。


创作与教学,做另一个领域最好的自己


进入当时的广院,潘桦老师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刚入行做助教,时间上有一定的空档期。“那个时候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机会拍几部好片子,为后面的教学做实践上的准备。”潘老师笑着说,“但是,我都没想到,我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居然是一段我完全没有经历过的年代的复杂生活。是关于五十年代一对中俄情侣的感人故事。他们在中苏两国关系密切时恋爱并结婚生子,后又经历了中苏关系破裂,几十年后中苏关系解冻,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却都发生了巨变,两个家庭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相聚。这是我偶然了解到的一个真实故事。为了写出好剧本,当时我书包里装着一个小录音机和几盘录音磁带,就登上火车去寻访当事人,把带去的录音磁带全部采访用完,回到北京写出了剧本《白桦林作证》


▲《白桦林作证》工作照

1990年我导演拍摄完成这部电视剧,并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反响热烈受到一致好评,荣获了中国电视剧的最高奖‘飞天奖’。不久,中国领导人在中苏关系解冻后第一次访问俄罗斯,《白桦林作证》被翻译成俄语在莫斯科电视台播映,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潘老师有些激动道,“没想到我的一部电视剧,成为了两个国家的友好使者!


后来潘老师又马不停蹄地编剧和导演了电视剧《金色轮船》,表现八个不同国家的孩子们在中国幼儿园里极为有趣而又国际化的生活。

▲《金色轮船》工作照


潘老师继续回忆道:“编剧绝不能胡编乱造。观察生活、反复的采访是必须的不能逃过的剧作功课。《金色轮船》是我到当时北京市唯一的一家涉外幼儿园北京市第一幼儿园一边体验生活,一边写出的剧本,后面又在那里导演拍摄了此片。我作为这两部作品的编剧和导演不谋而合地抓住了具有挑战性的国际化题材,这在九十年代的中国荧屏是极为罕见的。《金色轮船》在中央电视台一播映,再次受到各方好评,荣获了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我也成为了当时连续两次获得‘飞天奖’的最年轻女导演。每部作品的完成都经历了极为艰辛曲折的过程,这为后来我回归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和积累。”


也许大家疑惑,如此成绩斐然,潘老师为何还是选择了回归教学,而不是去做一名职业导演呢?潘老师说:“当然犹豫过,这几部片子一出来加上获奖,投资就来了,让我去拍片,我当时也是蠢蠢欲动。但是我那时候已经从助教转为主课老师,因为我有理论又有实践,我的课颇受学生欢迎,我也很享受教学。我觉得,自己站在领奖台上是一个人万众瞩目,不过瘾!如果让我的学生们站上领奖台,我似乎更有成就感,我的‘奥斯卡’应该是我的学生们!我要在电影教学上做到‘最好’!所以,我最终选择留在校园留在学生身边,听从了我内心的声音。”


做到“最好”绝非一件易事。潘老师的“影视导演艺术”课绝少有旷课或早退现象,本专业的、其他专业的、外校的、甚至有一些已经上过这门课的学生还来听课,自有其奥秘所在。


潘老师曾考察过美国的影视教学,不断汲取世界影视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来提升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潘老师认为:“电影是全球化的产物,当你要表达的内容视觉化后,无论说哪种语言的人都是能看懂的。同时它也是一门前沿、先锋的艺术,如果我们不能跟上它发展的步伐就会迅速落伍。”潘老师的课堂干货满满,既有欢声笑语又有提问思考,高效率地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作业几乎没有人晚交,因为一对一的讲授和指导是学生们特别需要和期待的。


“我的课经常不得已拖堂,”潘老师有些无奈地说,“尤其到分析学生影像作业阶段,我们是每一个作业拉着片子分析诊断问题,讲得越深入越需要时间,所以不得已拖堂,但学生们很理解,特别上心和投入,这在当今的大学课堂是难得的。”

就像张艺谋导演评价的:潘桦老同学三十余年的一线教学和著书立作,令我这类只拉车不看路的人感到钦佩!”



潘氏“炼学生大法”


除了精心设计的课程,潘老师对学生还有一整套严格的训练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和创作的能力。


潘老师要求她的学生要在每两个月中完成以下的系统学习和训练:第一要求每两周原汁原味地通读一本书,必须是纸质图书,写出1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要有独到的观点;第二要求每两周创作一个1000字左右的原创视觉故事;第三要求每两周对一部经典电影片段做拉片分析,探明视觉叙事的要义;第四要求每两周写一篇随笔随感,对身边的或社会热点的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不能丧失对生活的触觉。所有这些都发表在潘桦工作室网站上。


潘老师强调:“这些训练就是要让学生们从书本和电影中汲取营养的同时,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对生活的观察力。中国唯分数的应试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较大的消极影响,而做电影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判断和观点。艺术创作必须有独到的思想、判断力,灵魂不能丢掉,生活的触角和神经不能麻痹!如此高强度的训练,有些学生刚开始并不适应,都是一步步练过来的。很多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去翻一翻潘桦工作室网站上以前师哥师姐的文章,对他们是很大地激励。”


说起“潘桦工作室”,这又是潘老师的一大教学法宝。潘老师在2008年自费建立了“潘桦工作室”网站,最早开始线上教学。潘老师说:“建立了工作室网站后,以上我布置的各项训练,学生们都定期传到网站上,大家相互评论交流。并由学生轮流做主编,督促文章上传并进行管理。现在我们同时还选出优秀文章发布在潘桦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上。”

▲潘桦工作室网站和公众号

十年如一日,潘桦工作室网站作为学生读书、创作、相互交流的线上学习平台,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一万多篇学习报告,成为学生们学习电影的“精神家园”,记录了无数学生珍贵的成长足迹,不少同学毕业作品的创作素材都是来自这里。荣获联合国电视台“最佳短片”奖的《盼》,就是根据潘老师的学生易存宇发表在网站上的一篇亲身经历的故事改编的。毕业时,不少学生再打开潘桦工作室网站上自己的账号,里面的学习报告已累计达十多万字,可以出版一本书了。学生们毕业多年后回顾这些从青涩到成熟的文字,看着自己经年累月的积累与练习,更加明白了恩师的良苦用心,多年坚持换来的是宝贵的财富,不论当时如何“爱恨交加”,到最后都化作满腔说不尽的感激与感动。



潘氏“两会”,温馨的年终盛典


潘老师的学生们都知道,除了平时高强度的训练,每年还会有令人向往和难忘的“盛典活动”,那就是“感恩节故事会”和“圣诞节读书会”。


感恩节故事会,以party形式开展,每人用三分钟讲一个视觉化的故事,以此来强化训练学生讲故事的能力。活动设置了“最佳讲述奖”、“最佳创意奖”、“最佳着装奖”和“最佳表演奖”等等有意思的奖项,邀请其他老师和往届优秀毕业生作为嘉宾,曾经那些获奖的学生毕业后几乎都回来做过嘉宾。通过嘉宾打分点评和学生打分相互投票,确定获奖者。获奖者将会获得由潘老师和嘉宾精心准备的富有特色和纪念意义的礼物,学生们都非常激动和珍惜!

▲感恩节故事会的温暖互动

活动还设置了真情告白和互赠礼物环节,老师与学生、师哥师姐与师弟师妹、甚至情侣以各种形式深情表白,温暖互动。一幕幕互动情景常常让潘老师和同学们热泪盈眶,一个个精心准备的礼物让同学们爱不释手。


圣诞节读书会则是另一个盛典。学生们将这一年里读过的自己认为最好的、感触最深的一本书拿来与大家分享,做出精彩地推荐,并评选出“最佳推荐奖”和“最喜欢图书奖”等。推荐过后,同学们可以相互借阅感兴趣的书籍,形成良好的交流。同感恩节故事会一样,这也是一个欢乐盛大的聚会,在融洽轻松的氛围中弥漫着隐隐的竞争,让学生们在挑战自我的同时相互碰撞交流,学习进步。

▲学生们整理的“两会”照片集锦

“每年这些活动从海报设计到节目、小礼物和故事构思,全部由学生策划组织。学生们盛装出席,既有庄重的仪式感,又是快乐的聚会盛典,他们都非常喜欢。”潘老师感慨地说:“这十年的感恩节和圣诞节无论是周末还是非周末,我都离开家人来到学校,与学生们从早上到晚上至少十个小时在一起,以讲故事和读书的形式度过。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女儿都知道‘妈妈,你又要到学校陪你的学生开故事会和读书会去了。’是的,这个活动我已经整整陪伴了学生们十年!谢谢我的家人和我亲爱的年纪尚小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无论她们多么需要我这个妈妈,都从未抱怨过!”

▲感恩节故事会大合影

每年,潘老师还要求自己的博士们进行一次主题演讲活动。潘老师说:“博士相对于硕士来说,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更加深入,代表着更高的学术水平。每次演讲,博士硕士济济一堂,提问辨析一系列问题,沉浸在学术的海洋里。人的潜力是需要逼出来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样一整套系统的高要求的教学法给学生们带来了深厚的积淀,并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学生们把每年的‘感恩节故事会’和‘圣诞节读书会’戏称为‘两会’——哈哈这可是学生们都盼望的并精心准备的大放异彩的‘两会’!”


倾尽心血的教育,不仅“教”,更是“育”


说到电影教学,潘老师特别强调:“电影教学难,因为它没有公式,而是与一个人的个性和生命体验密切相关,教的是一种方法,培养的是一种艺术‘感觉’,这种‘感觉’反馈到学生身上,从学生的作品中体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成功的。因此,在电影教学中,一对一的作品指导是我最重视却也是最艰难和付出最巨大的!”潘老师笑着说,“别人有时候说,哇潘老师您的学生获了那么多奖,您真牛。其实我觉得自己最牛的就是我指导学生花费的巨大心血!这最难的就是必须要有极大的自我付出和牺牲!”


潘老师说:“影视教育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出好作品,而这与理论上课和一般做作业判卷子截然不同,特别需要教师的实力和技巧,更需要付出!而这体现在教学上怎么衡量?国外影视教学很重视这点,并有具体配套做法。但我们还是以传统授课为主,无法保证一对一指导,教学做到什么程度非常考验老师,也一直是影视教育中有待解决和提升的重要课题。”


潘老师始终坚持在教学中贯彻一对一对学生的指导,尤其是毕业作品,一次次指导一遍遍拉着片子分析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这么多年来从未间断过,这也是她指导的学生作品取得了那么多令人折服的骄人成绩的关键所在!

▲潘老师在指导王郢师姐

熟悉潘老师的学生都知道,老师指导学生的“作战根据地”,就是影视学院五层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因为潘老师的硕士博士学生多,一上导师课都坐不下,经常有学生要站着。学生们也都知道,只要是潘老师指导学生剧本或者拉着片子指导起来,那是没有一点空闲时间的。“我拉着学生的片子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讲,学生们一边看一边记,到了中午,一起在办公室吃盒饭,边吃边接着讲。因为这是综合了编剧、导演、剪辑、表演、声音、合成等全方位的指导,根本无法控制时间,讲得越透彻花费的时间就越长,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有时一直延续到晚上,再吃一顿盒饭,边吃边讲,最后讲完夜已深了。学生们把我送上车,我一个人疲惫地开车回家,基本已经习惯了这种孤独中深深的劳累和倦怠!而这些都是不在课时范围内的。我不是悠哉的单身,我还有重病年迈的老父母和一对现在只有13岁的双胞胎女儿,家里需要我并有着永远干不完的繁重家务!每每别人问起潘老师你是怎么长年累月坚持下来这样废寝忘食指导学生的,我想这大概就是当年在我生命中种下的火种带来的高度责任感和信念!”潘老师语气坚定的说。

▲潘老师与学生们一边吃盒饭一边拉片指导

除了面对面指导学生,潘老师利用网络指导学生更是没有时间限制,熬到凌晨三、四点钟是经常的!潘老师继续说道:“我是没有周末和假期的,节假日、寒暑假、甚至春节都经常在指导学生。看看我给学生发的微信语音指导记录,经常是一分钟一条的语音一下子就是十条、二十条、三十条、甚至更多,每一次都是一次导师指导课。即便我这样付出,也不一定能换来所有学生的理解和努力。有时我也问自己:这种情况还要不要坚持?每一次我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持。只要有一个学生心中的这颗火种被点燃了,我就无怨无悔!我现在指导的一个学生的短片剧作,已经超过了20稿,仍然没有停下来在继续推动着学生精益求精地反复修改向前走,所有这些指导全部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他就一定会加倍努力,我更坚信,这无形中给学生的财富已经远远超过了教学和指导本身!”

▲潘老师的“微信语音指导小课”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也是学生开学第一周,潘老师突发生病,但为了指导学生毕业作品和论文,尽快让学生知晓自己的论文和片子的问题所在,潘老师带病赶到学校,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六篇论文逐一指导给出意见后,又把六部毕业作品全部看一遍并拉着片子一个一个指出问题,制定修改方案,中午潘老师与学生们又是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继续指导,没有片刻休息,中间伴随着潘老师不停的咳嗽声。猜猜这堂导师课上了多久?整整9个小时——从早上9点一直上到下午6点无休息无间断地指导。潘老师说:“我回家就躺倒了,但想到学生们收获满满,无憾!”


说到潘桦老师的导师指导课,就像潘老师的“影视导演艺术”课一样在学生中非常有名。潘老师的导师指导课一般一周或两周一次,一次至少持续三、四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为什么?潘老师说:“因为要讲的东西太多。导师课不是简单的课堂重复和延续,除了指导学生作品和学术交流,更重要的是要讲授和分享许多课堂上讲不到的东西,特别是对学生做人的一些重要的引导和思考。比如‘何为领袖气质?’学生们说是‘高瞻远瞩’、‘有智谋有威严’等等。我告诉他们:错!‘领袖气质’,首先是学会怎样做好社区公民,为普通民众做贡献才是真正的领袖气质。一个学电影的学生不懂得这些,是难以洞察生活而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进行创作的。现在很多人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为自己,失去了到底为什么而学习的大目标,这是难有好的电影创作与学术研究产生的。我的教育理念是始终坚持信奉:学会做人比学知识重要千百倍!我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仅限于成功,更重要的是能否持久的诚信做人。一个人有高尚的人格,有独到的思想和灵魂,有操守有品行,比功利的成功重要得多!大学不是技校,决不是单纯教知识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全的人格,那么他越有知识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才能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这样的学生哪怕笨,都是可塑造的。”

▲小办公室里的导师课指导

潘老师从不吝于指出学生日常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缺陷,她说:“教育不是哄人,更不是一定要做慈母慈父。教育不是中庸,必须坚守良知,有时是需要敢于直言直戳痛处的。这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愿意的,有的学生会有埋怨甚至记仇,但我从未因此而改变和放弃!面对各种非议我早已泰然处之。比拍出好片子更重要的是做人!我的教育理想是决不背叛良知,以我之灵魂影响和陪伴学生在诚信做人之道路上,让人性浇灌的影像作品盛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寄语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

无论你们求学中选择了电影,还是毕业后依旧做电影或转行做其他,在选择、坚持、成功这三者中,最艰难的永远是——坚持!成功证明了“坚持”的价值!我是把电影当作宗教一样有信念的人,这颗种子已经深深地播种在了你们许多人的心中。无论你最后做了什么,成功决不是全部,最重要的是你能够依旧不忘初心,坚守良知,坚持做一个有灵魂的人!那么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无论你做什么,一定做的比我想象得要好!


你们是我永远的“奥斯卡”!


▲潘老师办公室里的学生合影


学生 白


@2016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王亨渊

潘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多,细细回想,我觉得老师身上让我感触最深、也最获益匪浅的就是她的专注和热情,以及追求艺术真谛的一种契而不舍和坚韧不拔!

潘老师经常给我们上导师课。因为学生多,每次导师课短则4、5个小时,长的话就要一整天。在导师课上,潘老师有一样东西是每次必带且从不离手的——一个超大号的保温杯,白色的表面已经因为长期使用变的陈旧了。每次导师课,潘老师必然把它装满热水提上四楼教室,然后再坐下来,一个个指导我们的创作,或者学术探讨。她讲课总是热情洋溢,课堂气氛非常好,不知不觉就几个小时过去了,听得过瘾,她的特大号保温杯也逐渐地由满到空。

▲潘老师的超大号保温杯

在潘老师的指导下,“痛并快乐着”是非常贴切的形容。对于我们毕业短片的剧本打磨,对每一个同学都是巨大的考验。很多同学跟我一样是跨专业考入电影学,在写作剧本方面基础很差。针对我们的剧本,潘老师经常是反复给意见,少则10稿,多则20余稿。我就是被潘老师指导修改剧本超过二十稿的,经历了“失败——尝试——再失败——再尝试”的过程,这期间的负面情绪、内心挣扎实在太多了!回头一想,“老潘”还没有放弃,我又怎么能放弃呢?有时候她工作太忙来不及上导师课,常常只能在深夜休息前看我的剧本,然后马不停蹄地发来意见,生怕耽误了我的创作进度。我就在这反复地修改和痛苦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取得进步。直到片子完成、得到大家认可的那一刻,才发现之前的所有痛苦和坚持是多么有意义。

对于潘老师,无论多么长的告白,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感恩。潘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而作为学生的我们,能为她做的总是十分有限,唯有谨记教诲,砥砺前行!

在这里还是想对“老潘”说:“老师,感谢您!”



@2017届毕业电影学硕士研究生高临阳

翻阅手机上和潘老师的聊天和指导记录,我发现有两个词出现频率很高,第一个词是“抱歉”。三年读研生涯,从导演课到导师课,从学习报告到“两会”(故事会与读书会),潘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严苛到不近人情,有一次大年三十仍在指导我修改短片,我却因无法达到她的标准和要求而心生歉意。一些场合,她的当众批评甚至令我感到丢脸。随着时间推移,我才慢慢理解,这种“不近人情”蕴含着最大的人情——认真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和负责。此时,敬意转化成加倍的歉意。歉意逼你前进,相对人丢脸,电影是决不能丢脸的!

第二个词是“谢谢”。与周遭科班出身的同学不同,我大学念中文系。身在曹营,心心念念想了四年学电影,这念头都该有学士学位了,但仍是电影的门外汉。读研三年,随着不断从潘老师那里接受电影的观念和学习电影的叙事,到不断接纳沉甸甸的批评,我在不断接近电影。因此,除了“抱歉”,常是“谢谢”。在潘老师身边学习时,“谢谢”多源于某次具体的进步,但毕业后才更深切地意识到,最大的谢意来自潘老师在我心中播下的电影火种,是可以燎原的星星火种。通过努力,最近我终于以电影剧本《团圆》入围了由张艺谋导演任主席的第三届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的最后十强,有机会将自己的剧本拍成电影呈现给观众。

对做电影而言,最难的不是收入与生活的动荡,更多的是内心被自我怀疑所困扰。这时,我看到潘老师的一段留言:学电影是自己的选择。因为是自己的选择,不是别人逼的,怎能轻言放弃?而更应以生命之力去践行。连自己的选择都不能坚持,生命还有什么值得坚持?不放弃是人的最大自重。

我再次在心里说道:抱歉,谢谢我的潘老师!



@2009届毕业电影学硕士研究生王郢

跟潘老师的缘分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的。当年念本科的时候无缘潘老师的“影视导演艺术”课,但在学生中却大量流传着关于潘老师的各种传说,有说潘老师霸道强势严厉的,有说潘老师如慈母般温暖的,说法不一却引人入胜。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要历练自己的心态,终于在无数次给潘老师发邮件阐述自己是如何迫切地想要成为她的学生之后,我的愿望实现了,潘老师成为了我的导师。

作为潘老师曾经最“宠爱”的弟子,我有责任必须给后面的师弟师妹们还原一个真实的潘老师。要说她霸道强势严厉,那确实不是开玩笑的。她作为一名有丰富经历的女导演,强势严厉,是她控场的气质。如果你达不到她的要求,没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用更好的点子说服她,那被潘老师“灭”是很正常的事。潘氏教学,采用的是当头棒喝法,让人顿悟自己的作品差在哪里。言语温和讲情面是不存在的。没有这个心理承受能力,确实不适合做她的研究生,也不适合学电影。孰好孰坏,孰优孰劣,相信大家心中自有判断。

说她如慈母般温暖,这也是真的。每年的“潘式两会”,看着潘老师谈及感恩自己的家庭,感恩与学生之间的缘分而流泪时,会突然觉得:老潘很女人。她偶尔在人前一闪而过的柔软,让人觉得可爱可亲。2009年我们在潘老师率领和指导下,拍摄纪念汶川地震两周年纪录片的时候,我在剪辑中遇到不少难题,潘老师就直接来到我家,跟我通宵熬夜边讨论边一起剪片子。由于照顾不了家庭,后来她干脆把爱人和双胞胎女儿都带来我家。两个才五岁的女儿在旁边和小猫玩耍,我们在一起讨论剪辑,一起叫盒饭吃快餐。一晃近十年过去了,那段时光虽然又苦又累,但却是那么的快乐温馨。现如今这样的老师不多了,遇见了当珍惜,知感恩!

毕业后我和潘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这许多年我见过太多学生跟潘老师“相爱相杀”的故事,大概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如此有性格有魅力的老师,又如此有她执着的坚持,如此“折磨”着我们,她才让人欲罢不能,又敬又爱。学生们需要这样的老师,中国电影需要这样的老师。我很庆幸在学习电影的道路上遇见了她,她把电影的信念播种在我心中,生根发芽,绽放而出。



学生们对潘老师大大的爱~







电影是她的信仰❤️

学生是她的奥斯卡

她来自那个中国电影史上的新时代

没有辜负那个时代

她成为了电影教学领域最好的自己

也把最好的自己

全部献给了她的“奥斯卡”们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记者   |   肖雅

编辑   |   肖雅

摄影   |   乔子阳  陈逍  肖雅

美编   |   张晓君

责编   |   刘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